童·话工作室自成立以来,杭州先后派出叶蓉萍、何露露等4位援疆老师担任工作室导师。特别是2021年,经杭州援疆教师舒怡等4位导师的系统梳理、探索实践,构建了以名师为引领,以导师为纽带,以研究为核心,集教师培训、培养、教学、科研等职能于一体的“三场六式”运作模式:“学习场、研究场、淬炼场”+“讲座式、培训式、磨课式、竞赛式、帮扶式、共建式”,使工作室由外在的组织形式转化为向纵深推进的内涵发展,努力为阿克苏市学前教育培养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语言文字教学骨干队伍。
“学习场”:打开视野的另一种方式
以专家引领、线上线下结合等多元方式打造学习场,让教师学习用思想丈量脚步,让学习成为她们内在生命的一种文化自觉。
讲座式:工作室每月邀请杭州专家进行云端讲座,为大家传经送宝。先后邀请浙江省教坛新秀、杭州优秀教师王国琴园长作教科研专题讲座,为各园打通教研与科研有机贯通的渠道;邀请萧山区教研室副主任俞春云作《规则游戏的设计与组织》讲座,通过体验游戏、在线互动、答疑解惑,帮助老师了解什么是规则游戏及规则游戏的核心和特点,提升老师在规则游戏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能力。上接天线、下接地气、干货满满的讲座,深受教师欢迎。截止目前共开设讲座17期、受益教师8578人次,家长2000多人次。
杭阿两地幼儿园教科研负责人专题培训
“研究场”:工作样态的另一种表达
教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。工作室以“课”为项目载体,引领教师带着思考去研究,带着经验去反思,树立“上好一节课、开展好一次活动就是科研”的意识。
竞赛式:好的教学技能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。借助市级、地区的活动平台,工作室以赛促学,以赛促教,以赛促提高。导师指导学员、学员指导教师,三级师徒结对齐发力,一年多来,工作室学员分获自治区、地区市级奖项20项,地区级示范课3堂。在地区自制玩教具比赛中,经四位援疆导师指导的20件作品,18件获奖,获奖率达90%,工作室成员多浪第一幼儿园吕倩楠老师的作品获地区一等奖,阿克苏教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。分级帮带,不仅有效改变徒弟的教学行为,也促进徒弟拔节生长,教育的艺术性、科学性有效提高。
四位导师评比、指导教师自制玩教具
“淬炼场”:专业自觉的另一种行走
“见过高峰,就有攀登的欲望”。跨区域构建成长共同体、互助共同体,在广域整合中系统发力,活化一室带一市,成就后续成长。
共建式: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,两地四园(萧山区江南幼儿园、萧山区汇宇幼儿园,阿克苏市实验林场第三幼儿园、阿克苏市明达幼儿园)组建互助共同体,精准、精心、精致地开展帮扶工作,提高共建实效。两地两室(萧山区教研室、阿克苏市童·话工作室)以项目合作为切入点,进行教研联动,形成“多点开花、亮点纷呈”的研修常态,实现更大范围、更高层次、更深程度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。
通过“三场六式”模式运作,童·话工作室不仅实现了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双覆盖,更实现了由携手到协作,以点带面的迭代升级。工作室后续将进一步发挥杭州、阿克苏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,借船出海、借梯登高,邀请名师指导、不断淬炼提升,进一步擦亮工作室金名片!
来源|杭州市援疆指挥部
编辑|冯勇
Copyright ©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Powered by PHPYun.